來源:中國經濟時報作者:中國經濟時報瀏覽次數:3035發布時間:2021-01-19 16:33
我國家具行業規模以上企業累計完成利潤總額402.7億元,同比增長10.9%;累計完成產量64032.99萬件,同比增長1.75%。在產量增速較低的情況下,利潤保持了較高的增速。盡管如此,家具行業已進入新的發展階段。未來,家具行業該如何轉型?在近日舉行的河北省家具協會年會上,本報記者專訪了中國家具協會理事長朱長嶺。
家具行業進入新常態
中國經濟時報:在經濟新常態下,我國家具行業的發展呈現哪些特點?
我國家具行業規模以上企業累計完成主營業務收入6742.31億元,同比增長8%,高于輕工行業6.6%的增速,家具行業整體發展保持穩定。在謹慎樂觀的同時,要注意到,家具行業面臨機遇與挑戰并存的局面。
家具行業經歷了重大考驗,比如出口下降,國內銷售增長緩慢,產業結構調整加快,環保要求不斷提高,稅制改革繼續,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市場需求發生變化等??偟膩碚f,其發展呈現出五個特點。
一是行業由高速發展向中高速發展轉變,產業結構調整繼續進行。目前,家具行業需要通過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獲取新的發展動力。家具企業的發展策略也需要調整。一些企業的轉型升級初見成效,但是也有些企業被淘汰掉。
二是家具行業整體水平提高,但發展不平衡。我國規模以上家具企業的數量增多。一些大型定制家具生產企業的年產值已經超過10億元大關,甚至達到數十億元,引入了大規模定制化生產設備,將信息技術應用于生產制造。但很多小微企業缺乏核心技術,沒有實現品牌化管理,集中度低,抗風險能力較差,勞動生產率不高,盈利能力不強。
三是家具行業出口額下降,但國際貿易份額沒有下降。2016年前十個月,家具行業累計完成出口額396.77億美元,同比下降9.96%。和我國進出口貿易基本一致。值得注意的是,在出口額下降的同時,出口量卻在增長,這說明單件家具產品出口價格有所降低。家具出口貿易國際份額沒有降低。
四是互聯網技術、大數據成為家具行業發展新動力。一些大型企業及大型賣場開始采用電商的模式進行銷售,部分賣場和企業開始探索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網絡銷售模式。一些專門從事家具電子商務銷售的公司快速發展,受到了消費者的認可?;ヂ摼W、大數據未來將改變家具行業的經營模式。
五是家具行業展覽成規模。我國已經成為家具展覽大國,全年家具展覽面積超過200萬平方米。由于中國國際家具展堅持出口導向,使我國家具出口貿易額占世界家具出口貿易額的38%以上。
要在五個方面尋求突破
中國經濟時報:在經濟新常態的背景下,家具行業轉型升級的具體路徑是什么?
朱長嶺:在中國經濟轉型升級的背景下,家具行業必須要在產品結構、加工制造、創新服務等方面不斷提升,通過持續的改革與創新來適應新的發展階段。具體來說,就是要堅持品牌建設和創新;提升管理水平;增強行業集中度;加強產業集群建設;由生產型向生產服務型轉變。
品牌建設與創新是永恒的話題。目前,我國已產生一批具有社會影響力和品牌知名度的家具企業,有的成功上市。未來家具行業以品牌企業為中心的集團將陸續出現。要通過科學的技術創新、產品創新、營銷創新,增強品牌的核心競爭力,不斷提升品牌附加值,擴大品牌影響力,促進品牌企業的持續穩定發展。
在當前的發展環境下,企業管理者需要不斷提升管理水平,進一步加強工業化與信息化融合,用現代技術改造傳統產業,提高資源利用率。
增強行業集中度可以有效解決家具行業產品同質化嚴重、產能過剩等問題。通過兼并重組,提高行業集中度,一些產品質量差、經營效率低的落后產能將逐漸被行業淘汰。
要加強產業集群建設,做好集群布局規劃,促進家具產業鏈的形成。加強與高等院校、咨詢機構的合作;加強專業化分工合作,堅持做好公共服務平臺建設,提供設計研發、質量檢測、電子商務、培訓教育、貿易對接等多項服務,拓寬產業集群企業的營銷渠道,提升產業集群內企業的整體水平。
從生產型企業向生產服務型企業轉變,既是企業發展成熟的表現,也是產業升級必然的結果。在成熟的市場經濟體制下,消費者的利益需求很大程度上決定商品如何生產,服務如何提供。單純的生產型企業不能充分結合消費的趨勢,其將逐漸失去市場份額。因此,企業由生產型向生產服務型轉變顯得尤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