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和訊新聞作者:和訊新聞瀏覽次數:1942發布時間:2018-08-21 11:58
近年來重慶木門行業隨著參加北京門展、廣州建博會等展會、品牌事件營銷、新品發布等多項舉動讓重慶木門品牌一改頹勢,再度在中國木門行業引發高關注,但距重慶不到2小時車程的四川木門行業卻呈現出另一種風向,風雨飄搖。
為什么企業生命年限很多都在20年左右的四川木門行業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本文也許可以簡單了解一二。
01、帶頭大哥時代,順風順水
在2008年以前,四川木門行業一度是中國西部木門行業的領頭羊,彼時重慶木門行業很多品牌都還非常弱小,一切的學習和成長都還需要仰視四川木門同行。
四川木門行業坐擁有中國西部地利,能輻射周邊重慶、陜西、貴州、云南、青海、新疆、西藏、甘肅、內蒙古部份地區等及四川本土10個省市,人口達3億左右,全國性品牌很多都尚未把市場開拓到西部,整體競爭壓力偏小,可謂是順風順水。
曾經有個木門行業老板給我講,當時他的廠房年租金十來萬,月銷售業績兩三百萬輕輕松松,員工工資普遍都在2000-3000左右,少量技術工種會更高一些,整體而言木門行業當時賺錢太輕松了。
02、后“地震”時期,近十年的停滯期
2008年地震已經過去整整十年時間了,但凡是四川人都不忘記當年舉世震驚的傷痛,不知道是不是地震原因,還是四川人骨子里的“慵懶”基因被強化了,反正很多人越來越看開了,不論是創業還是守成。
最后的結果是近十年的停滯期,仿佛被按下了暫停鍵的四川木門行業普遍情況是近十年沒有太大變化,不管是產品、運營模式、企業規模等多個方面皆是如此。
比方說木門、建材行業的大型展會的品牌化秀場,幾乎不可見四川木門企業參加,旁敲側擊的了解過原因,訂單都“做不完”、計劃先發展西部地區...等多種多樣,最終結論是不想折騰,現在挺好。
03、政策風尚不明朗,風聲鶴唳
“環保整治”是近年來國家下的一盤大棋,并不僅僅針對哪個省或哪個城市,是全國性的風暴。四川似乎受到了“特別關照”,由于油漆工藝的廣泛使用,所以環保三大項(大氣、水、土壤)里的木制品行業幾乎占了個全,四川木門行業亦一度風聲鶴唳。
加上四川木門企業普遍占地規模不大,未進工業園等原因,不論是“一刀切”還是“往回看”等涉及環保關鍵詞,都讓四川木門企業虛驚一場又一場,當然也有很多真實中槍而無法挽救的企業,更加加劇了行業發展頹勢。
火上澆油的是“互聯網暴力”,環保整治期間,各種被打砸、關張的視頻,新聞報道、自媒體文章、朋友圈圖片等,讓四川木門企業神經長期緊繃,有種指不準哪天就查到自己頭上來的感覺。
在緊張的局勢下,四川木門企業還是使出了渾身解數自救,通過渠道拿證,搬遷工廠等動作,讓企業在一次次的風波里得以幸免,只是這種幸免并不是永久的庇護,地方支柱產業調整等政策變化隨時可能會來臨。
在和一些四川木門廠商溝通中就得知,就算企業想搬,但是也沒有辦法保障搬去的地方就一定能穩定下來,近郊沒有好位置,太遠的地方管理又不方便,于是只能僵持著現狀。
04、產能成后遺癥或并發癥
在度過了多輪”整治“后的四川木門企業身心力疲,經常有傳出某廠家跑路、某老牌門廠擬轉讓、卷款失聯等風聞,并且引發一系列的后遺癥或并發癥。
其中最嚴重的就是“產能”,因為環保整次常伴有停工停產的狀態,所以交貨期一再被調整,部分品牌的正常訂單往往排在90天或以上,而且還是屬于誰催得更急就先做誰的,這樣的趕貨又會有各種質量風險在其間。
當然,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也有人認為自己的業務處于“供不應求”的上升期里。
次一級的問題就是人心,因為大環境的看衰,加上自身企業的停工停產等影響,有很多木門行業從業人員對于未來很迷芒,不知道自己將去向何方,不知道明天還有沒有工作。
除了企業從業人員的人心外,對于經銷商渠道也是巨大的考驗,一面是交期大大不穩,一方面是全國其它區域的木門廠商的誘惑性承諾,紛紛倒戈的情況也并不鮮見。
05、新時期的迷茫與接班人
不論是面向年輕化的市場還是品牌化運營,又或者是接班人的選擇都成了很多四川木門企業主們當下痛苦的事情,接班人問題更成了老牌門企對外不可宣之于口的尬癥。
由于職業化程度不高,老板一把抓的問題在四川老牌木門企業特別突出,從研發到生產,從營銷到市場管理等,老板擁有最高決策權的同時,也是重要參與者,沒有任何人可以替代。
印象最深刻的是某木門廠老板兩口子平均年齡80多了,還在擔任董事長和總經理,正向來看是老驥伏櫪,人家李嘉誠也是90多才交棒,但從可否持續性發展角度來看卻是無盡的風險。
而對市場的迷茫也是一件糟心的事情,知道自己從哪里來,但不知道將向哪兒去。渠道方面,發展經銷商發展不起來,現有經銷商業績又難以突破,怎么破?
產品方面,跟隨風向做實木整裝,從量尺到下單到生產到交付每一個大小環節都存在精力不濟,嚴重的甚至單單錯,加上產品的復雜性讓交貨期問題一再加劇。
人才方面,從營銷總監到招商、管商的營銷類人員,到研發設計,到生產環節人員如同前面講的那樣招不來,留不住。
品牌方面,知道品牌宣傳該做,從何如手?能不能少花錢辦大事,不參加展會、不投廣告行不行?
知道的不知道的關于四川木門行業的問題還有很多,雖說當局者迷,作為旁觀者也未必清,只有自家人知道自家事,只是擔心的是還有很多人沉迷在過往的輝煌中以及“供不應求”的假象陷阱里。
何以涅槃
01、認清自我,了解市場
關于自己的市場定位、產品定位、自身優勢、自身渠道結構、業務模式.......市場現在的品牌競爭態勢等全方面的進行了解,刷新自己的視野,不要僅從產品角度去看一個競爭對手或者市場,不要偏聽偏信,從觀察到洞察。
02、重拾勇氣,背水一戰
如果想從泥坑里走出來,任何時間都不算晚,只需要做的是重拾創業勇氣,背水一戰,包括生產基地重建、遷建等大投入都可以納入轉型重心。
03、尊重趨勢,信任科技
不論是信息化還是柔性化生產,都是生產型企業應該重點投入的一個方面,同時也是能否決勝未來的重要趨勢。
04、重構團隊,精研文化
每一個企業能活二十年甚至以上而不倒,其實已經是一種勝利,面對困境,重新對團隊成員進行認識很有必要,此外對于企業文化建設應該更加精研。
05、深耕渠道,重拾信心
四川木門企業大多數還是有忠誠度較高的經銷商,這些經銷商渠道能在企業各種“風波”之后繼續支持,應該得到企業方的重視和關懷,力所能及的給予支持和幫助,將有很大可能讓企業獲得更高成就。